CBA常规赛:浙江胜深圳背后的“尴尬”

  在CBA的赛场上,又一场比赛落下帷幕,浙江以111 - 101战胜了深圳。这看似一场普通的比赛胜利,可背后却藏着不少值得玩味的东西。

CBA常规赛:浙江胜深圳背后的“尴尬”

  看看贺希宁的数据,26次出手仅仅命中9次,三分球更是7投1中,最后得到23分。这是怎样的一种表现?说是在球场上“浪投”也不为过吧。他就像是一个拿着大把机会却肆意挥霍的人。在篮球这个讲究团队配合、讲究效率的运动里,这样的表现简直是对团队资源的一种浪费。他可能觉得自己是球场上的主角,只要自己出手就一定能行,可现实呢?残酷地给了他一巴掌。

  再说说浙江队赢了这场比赛,就真的值得大肆庆祝吗?也许在他们自己看来是一场伟大的胜利。可在明眼人看来,面对深圳这样的对手,赢得如此磕磕绊绊,真的是因为自己实力强大吗?还是说深圳队自己失误太多,拱手送了这场胜利?说不定浙江队在这场比赛里只是运气好一点,捡到了这个便宜。

  整个CBA联赛现在都像是一个大舞台,可这个舞台上有些球员和球队的表演真的是在给观众“献丑”。他们没有拿出应有的竞技水平,没有展现出对篮球这项运动的尊重。就像这场比赛中的某些情节,完全就是低水平的重复,没有战术上的精彩,没有球员超神的发挥,只是在那里机械地打球、投篮、失误。这样下去,CBA还能有多少吸引力?球迷们还能有多少热情去支持这样的比赛?

  而且CBA的球队管理方面似乎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。就拿这场比赛来说,球员的状态调整不好,教练的战术安排也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。这样的比赛,反映出的是整个CBA体系的漏洞。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,CBA就只能在低水平的泥潭里越陷越深,最后被球迷们唾弃,成为一个无人问津的联赛。到时候,那些在球场上表现不佳的球员和球队,恐怕只能对着空荡荡的场馆自我陶醉了。